前陣子溪谷走行,有家長問了我一個問題
「為何教孩子不要在溪谷丟石頭?」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因為孩子出來自然裡不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動嗎?丟石頭,拿樹枝揮舞不正是自由的表現嗎?為什麼我們要去限制孩子的自由?
原因是:因為自然跟我們一樣是平等的存在。
當我們到朋友家,你會撿起地上的石頭朝他家丟嗎?或是揮舞樹枝破壞他家的草木?
我想是不會的,因為那是「別人的」。但自然裡的溪水、生物、草木都沒有屬於特定的人,我們就會恣意而為。
因為我們思考上不習慣「人以外的生物擁有自我」。
如果我們將人與自然視為平等的,自然會尊重其他的生命跟物品。因為我們的到來,是借用他們原本生活的場地,所取的石頭、水、一草一木,都是自然的產物。我們與其他自然裡的生命一樣,必須仰賴這一切才能生存下去。
即便是如此現代化的時代了,但我們依然無法脫離自然而生存,我們只是被隔離了。不論多精美的食物,也都是自然的產物,人類的科技迄今依然無法獨自合成出任何一項生物,一切都來自於自然,不論生命或是智慧。即使是上了火星,依然要依靠地球帶去的食物維生,
「人類與自然是相依相存的,自然與人是平等的」
在追蹤師(註一)中有提到人類擁有改變自然的能力,我們可以選擇協調改變自然,加速他的進程往更美好的方向去。也可以破壞毀滅自然,讓她陷入難以復原的情況。這是人類自己的選擇,因為破壞自然等於破壞了我們賴以維生之地。接著毀滅的就是我們自己。
就像我們如果在水源上游丟垃圾,下游也就會遭到污染。如果我們亂丟石頭,破壞草木,那這片自然就不會是我們初到時那個令我們感到心曠神怡,舒適的空間了。
所有的取用,也都可以是取合乎環境中所可以取用的,例如木頭,可以取是被自然沖刷,拿走後對整體空間的流動是更舒服流暢的,這樣就能協助環境的更新。
在離開時我們可以選擇還原成原本的美景,甚至整理拿走原本不屬於這裡的垃圾,把這空間中多餘的東西移放到更合適的位置,升火的地點要盡量還原成沒有人跡的樣子。
跟自然借用的,我們就好好的保護、歸還
在自然裡,我們除了丟石頭,亂揮樹枝以外,還有許多可以做的。例如觀察環境狀態,瞭解流水的流動方式,用腳浸潤,或用身體下去感受。
我們看見了什麼?聽見了什麼?聞到了什麼?摸到了什麼?
不同的顏色、不同的石塊,有著什麼不同的差異,不同的水流區段,又有著什麼差異?
閉上眼睛,我們感受到了什麼?
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自然,觀察自然,與自然互動。在攀爬的過程中,仔細感受身體的狀況,每一塊石頭、水流的狀況,學著拆解路線,學著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,學著挑戰看似不可能的路線。
以全部身心來感受,建立與自然之間真實互動的關連,自然不再只是書本或長輩口中說的,而是孩子們用心感受的一切。
我們都熱愛豐盛美好的自然,渴望看見壯闊的海洋,豐富的魚群,壯麗的山丘,翠綠的草原溪流。當我們可以取用夠我們用的,不多取,協助自然更新,變得更豐盛美好,我們能取用的自然也會變得更多。
所以不僅僅是要不要丟石頭,更是要學著瞭解、保護自然。明白與自然是平等,互相依存尊重的,我們享受了自然的美好,也要學著保護並傳承這份美好。
※註一:追蹤師是一本書,有三部曲。推薦第三部「草原狼導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