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
每一顆種子都重要的教育
時常聽到有人把教育以農法來比喻,體制內的就是慣行農法,追求平均的成果,而體制外的教育像是自然農法,讓孩子們自然生長。
但其實我不贊成體制外的教育以自然農法來比喻,因為孩子不是一片田,而是一顆種子。自然農法是讓孩子們自然生長沒錯,但並不是在田裡的每一顆種子都會長大,很多種子會在過程中犧牲掉,或被雜草覆蓋。
而慣行農法也不全然是錯,也讓不少種子成長得很茁壯。
然而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種子,都是父母的骨肉,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犧牲品,都希望孩子們能長成自己的樣子。所以在這裡我覺得修正為以自然方式理解,培育種子會是更恰當的比喻。
由於每一顆種子都不能被犧牲,所以體制外教育的重點就會是「展賦教育」。理解每一顆種子的天性、天賦,給予適當的環境、養分,讓每個種子都能成長為自己最美的樣子。我想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。
所以我理解孩子是以下方式:
- 全然理解與接受,不加上自己的評斷,讓彼此誠實溝通
- 適度給予引導,不預設進度立場,觀察孩子的天賦傾向
- 以分享取代主導控制,接受自己與孩子都會犯錯,並從中學習
然後最重要的是,讓孩子多接觸海洋與自然,因為我們無法列舉測試所有的種子的成長模式,所以在自然中才有足夠複雜的環境可以容許各種種子萌芽。
萌芽了,誠實的彼此溝通了,就能理解彼此,接受彼此都會犯錯,也都給予犯錯學習的機會,彼此也就會成長。
每一顆種子都能長成自己的樣子,每一個孩子也是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